快上网专注成都网站设计 成都网站制作 成都网站建设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服务热线:028-86922220

网站建设知识

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linux内核配置命令 linux内核参数配置

如何配置linux内核

在做Virtualization这段时间,编译过多次Linux kernel,编译Kernel过程中配置config这一步是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对编译内核过程中的配置这一步做详细的说明吧,总结一下,多数内容源于网上的多篇文章。

创新互联是一家专注于成都网站设计、网站建设、外贸网站建设与策划设计,来宾网站建设哪家好?创新互联做网站,专注于网站建设十载,网设计领域的专业建站公司;建站业务涵盖:来宾等地区。来宾做网站价格咨询:18980820575

首发在我的博客:

首先,配置时可能出现的选项,对其选择先来个说明吧。

Typically, your choices for each option are shown in the format [Y/m/n/?] The capitalized letter is the default, and can be selected by just pressing the Enter key. The four choices are:

y Build directly into the kernel.

n Leave entirely out of the kernel.

m Build as a module, to be loaded if needed.

? Print a brief descriptive message and repeat the prompt.

y表示是(相应功能将直接编译进内核),m表示模块(相应功能将编译为一个模块,在需要时加载),以及n表示否(相应功能不会包含进内核)。?则(对该配置项)打印出简要的描述信息并重复刚才的选择提示。

其次,我使用的最多的两个配置命令分别是:make muneconfig和make oldconfig

make oldconfig和make config类似,但是它的作用是在现有的内核设置文件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设置文件,只会向用户提供有关新内核特性的问题,在新内核升级的过程 中,make oldconfig非常有用,用户将现有的配置文件.config复制到新内核的源码中,执行make oldconfig,此时,用户只需要回答那些针对新增特性的问题。

make menuconfig基于终端的一种配置方式,提供了文本模式的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光标移动来浏览所支持的各种特性。使用这用配置方式时,系统中必须安装有ncurese库。

在内核树的根目录中,有一个.config文件,它记录了内核的配置选项,可直接对它进行修改,再运行。在.config文件中,每个配置和选项的值只能为”y”和”m”两者之一,如果不需要这个特性不再支持她,那么可以将对应的选项用”#”注释掉。实际上,如果你手头有合适的.config文件,可以运行make oldconfig 直接按.config的内容来配置$ sudo make oldconfig

对内核的配置都是围绕.config来展开的. 即便开始.config文件不存在,进行配置后会创造它.

一般来说,内核配置保存于/usr/src/linux-*/.config文件中。在/boot/config-版本有其备份。请保留它以备后用。

常见的几种配置方式:

为了完成内核的配置,必须切换到root用户,然后转入内核源码目录(就是你下载新内核的目录):

#cd /usr/src/linux/linux-2.6.38

然后执行下面命令之一:

#make config

#make oldconfig

#make menuconfig

#make gconfig

#make defconfig

#make allyesconfig

#make allmodconfig

1.make config

基于文本的最为传统的也是最为枯草的一种配置方式,但是它可以使用任何情况,这种方式会为每一个内核支持的特性向用户提问,如果用户回答“y”,则把特性编译进内核;回答“m”,则它特性作为模块进行编译;回答“n”,则表示不对该特性提供支持

如果回答每个问题前,必须考虑清楚,如果在配置过程中犯了错误给了错误的回答,就只能按“ctcl+c”强行退出了

2.make oldconfig

make oldconfig和make config类似,但是它的作用是在现有的内核设置文件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设置文件,只会向用户提供有关新内核特性的问题,在新内核升级的过程 中,make oldconfig非常有用,用户将现有的配置文件.config复制到新内核的源码中,执行make oldconfig,此时,用户只需要回答那些针对新增特性的问题

make silentoldconfig : Like above, but avoids cluttering the screen with questions already answered.和上面oldconfig一样,但在屏幕上不再出现已在.config中配置好的选项。

3.make menuconfig

基于终端的一种配置方式,提供了文本模式的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光标移动来浏览所支持的各种特性。使用这用配置方式时,系统中必须安装有ncurese库,否则会显示“Unable to find the Ncurses libraies”的错误提示

4.make xoncifg

基 于X Winodws的一种配置方式,提供了漂亮的配置窗口,不过只有能够在X Server上使用root用户欲行X应用程序时,才能够使用,它依赖于QT,如果系统中没有安装QT库,则会出现“Unable to find the QT installation”的错误提示

5.make gconfig

与make xocnifg类似,不同的是make gconfig依赖于GTK库

6.make defconfig

按照默认的配置文件arch/i386/defconfig对内核进行配置,生成.config可以用作初始化配置,然后再使用make menuconfig进行定制化配置

7.make allyesconfig

尽量多地使用“y”设置内核选项值,生成的配置中包含了全部的内核特性

make allnoconfig :除必须的选项外,其它选项一律不选. (常用于嵌入式系统).

8.make allmodconfig

尽可能多的使用“m”设置内核选项值来生成配置文件

下载好Linux内核源代码后,在源代码的根目录执行

make localyesconfig或者make localmodconfig

然后系统就会根据你的硬件自动生成一个适应你的硬件的.config (内核的配置文件)

make localmodconfig会执行lsmod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加载了哪些模块(Modules),并最后将原来的.config中不需要的模块去掉,仅保留前面lsmod出来的这些模块,从而简化了内核的配置过程。

这样做确实方便了很多,但是也有个缺点:该方法仅能使编译出的内核支持当前内核已经加载的模块。因为该方法使用的是lsmod的结果,如果有的模块当前没有加载,那么就不会编到新的内核中。

There’s an additional “make localyesconfig” target, in case you don’t want to use modules and/or initrds.

几条好的建议:

除非您使用初始化ramdisk (initrd),否则绝不要把挂载根文件系统必需的驱动程序(硬件驱动以及文件系统驱动)编译成模块!而如果您确实使用初始化ramdisk,请为ext2FS支持选项选择Y,因为ramdisk使用该文件系统。您还需要initrd支持。

如果您系统中有网卡,将它们的驱动编译成模块。这样,您就能够在/etc/modules.conf中用别名定义哪一块网卡第一,哪一块第二,等等。如果您将驱动程序编译进了内核,它们加载的顺序将取决于当初它们链接进内核的顺序,而这不一定是您想要的。

最后,如果您不清楚某个选项的含义,请阅读其帮助!而如果该帮助信息依然不能解决您的困惑,请保留该选项原来的样子。(在config和oldconfig中可以按?键访问帮助。)

配置最终结束后,请保存您的配置并退出。

参考资料:

编译 Linux2.6 内核总结:

编译内核:;do=blogid=302764

内核_.config 内核配置及Makefile:

调出内核环境配置菜单命令

调出内核环境配置菜单命令

答:LINUX 内核配置 MAKE MENUCONFIG 菜单详解 我们在 linux 内核裁剪过程中,进入内核所在目录,键入 make menuconfig 就会看到一堆 的配置菜单, 它们...

几种常见的内核配置命令详解

1.make config 基于文本的最为传统的也是最为枯草的一种配置方式,但是它可以使用任何情况,这种方式会为每一个内核支持的特性向

linux 内核参数优化

作为高性能WEB服务器,只调整Nginx本身的参数是不行的,因为Nginx服务依赖于高性能的操作系统。

以下为常见的几个Linux内核参数优化方法。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对于tcp连接,服务端和客户端通信完后状态变为timewait,假如某台服务器非常忙,连接数特别多的话,那么这个timewait数量就会越来越大。

毕竟它也是会占用一定的资源,所以应该有一个最大值,当超过这个值,系统就会删除最早的连接,这样始终保持在一个数量级。

这个数值就是由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这个参数来决定的。

CentOS7系统,你可以使用sysctl -a |grep tw_buckets来查看它的值,默认为32768,

你可以适当把它调低,比如调整到8000,毕竟这个状态的连接太多也是会消耗资源的。

但你不要把它调到几十、几百这样,因为这种状态的tcp连接也是有用的,

如果同样的客户端再次和服务端通信,就不用再次建立新的连接了,用这个旧的通道,省时省力。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该参数的作用是快速回收timewait状态的连接。上面虽然提到系统会自动删除掉timewait状态的连接,但如果把这样的连接重新利用起来岂不是更好。

所以该参数设置为1就可以让timewait状态的连接快速回收,它需要和下面的参数配合一起使用。

net.ipv4.tcp_tw_reuse = 1

该参数设置为1,将timewait状态的连接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要结合上面的参数一起使用。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tcp三次握手中,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syn请求,服务端收到后,也会向客户端发起syn请求同时连带ack确认,

假如客户端发送请求后直接断开和服务端的连接,不接收服务端发起的这个请求,服务端会重试多次,

这个重试的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通常高于30s),当这种状态的连接数量非常大时,服务器会消耗很大的资源,从而造成瘫痪,

正常的连接进不来,这种恶意的半连接行为其实叫做syn flood攻击。

设置为1,是开启SYN Cookies,开启后可以避免发生上述的syn flood攻击。

开启该参数后,服务端接收客户端的ack后,再向客户端发送ack+syn之前会要求client在短时间内回应一个序号,

如果客户端不能提供序号或者提供的序号不对则认为该客户端不合法,于是不会发ack+syn给客户端,更涉及不到重试。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该参数定义系统能接受的最大半连接状态的tcp连接数。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了syn包,服务端收到后,会记录一下,

该参数决定最多能记录几个这样的连接。在CentOS7,默认是256,当有syn flood攻击时,这个数值太小则很容易导致服务器瘫痪,

实际上此时服务器并没有消耗太多资源(cpu、内存等),所以可以适当调大它,比如调整到30000。

net.ipv4.tcp_syn_retries

该参数适用于客户端,它定义发起syn的最大重试次数,默认为6,建议改为2。

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该参数适用于服务端,它定义发起syn+ack的最大重试次数,默认为5,建议改为2,可以适当预防syn flood攻击。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该参数定义端口范围,系统默认保留端口为1024及以下,以上部分为自定义端口。这个参数适用于客户端,

当客户端和服务端建立连接时,比如说访问服务端的80端口,客户端随机开启了一个端口和服务端发起连接,

这个参数定义随机端口的范围。默认为32768 61000,建议调整为1025 61000。

net.ipv4.tcp_fin_timeout

tcp连接的状态中,客户端上有一个是FIN-WAIT-2状态,它是状态变迁为timewait前一个状态。

该参数定义不属于任何进程的该连接状态的超时时间,默认值为60,建议调整为6。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tcp连接状态里,有一个是established状态,只有在这个状态下,客户端和服务端才能通信。正常情况下,当通信完毕,

客户端或服务端会告诉对方要关闭连接,此时状态就会变为timewait,如果客户端没有告诉服务端,

并且服务端也没有告诉客户端关闭的话(例如,客户端那边断网了),此时需要该参数来判定。

比如客户端已经断网了,但服务端上本次连接的状态依然是established,服务端为了确认客户端是否断网,

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去发一个探测包去确认一下看看对方是否在线。这个时间就由该参数决定。它的默认值为7200秒,建议设置为30秒。

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

该参数和上面的参数是一起的,服务端在规定时间内发起了探测,查看客户端是否在线,如果客户端并没有确认,

此时服务端还不能认定为对方不在线,而是要尝试多次。该参数定义重新发送探测的时间,即第一次发现对方有问题后,过多久再次发起探测。

默认值为75秒,可以改为3秒。

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第10和第11个参数规定了何时发起探测和探测失败后再过多久再发起探测,但并没有定义一共探测几次才算结束。

该参数定义发起探测的包的数量。默认为9,建议设置2。

设置和范例

在Linux下调整内核参数,可以直接编辑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然后执行sysctl -p命令生效。


文章名称:linux内核配置命令 linux内核参数配置
本文来源:http://6mz.cn/article/hhdoeh.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