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有关怎么实现ssr服务端渲染,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内容,希望大家根据这篇文章可以有所收获。
创新互联建站专业为企业提供潍坊网站建设、潍坊做网站、潍坊网站设计、潍坊网站制作等企业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与制作、潍坊企业网站模板建站服务,十余年潍坊做网站经验,不只是建网站,更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整体网络服务。什么是ssr
最初听说有单页面的服务端渲染的时候,就理解为类似传统的服务端路由+模板渲染,只是需要用单页面应用的框架写。后面寻思这样好像有点傻,再一了解,原来只是在首次加载的时候,后端进行当前路径页面的组件渲染和数据请求,组装成html返回给前端,用户就能很快看到看到页面,当html中的js资源加载完成后,剩下执行和运行的就是一般的单页面应用。 所以ssr是后端模板渲染和单页面的组合。 ssr有两种模式,单页面和非单页面模式,第一种是后端首次渲染的单页面应用,第二种是完全使用后端路由的后端模版渲染模式。他们区别在于使用后端路由的程度。
优势
ssr的两个明显的优势:首次加载快和seo。 为什么说首次加载快呢。 一个普通的单页面应用,首次加载的时候需要把所有相关的静态资源加载完毕,然后核心js才会开始执行,这个过程就会消耗一定的时间,接着还会请求网络接口,最终才能完全渲染完成。
ssr模式下,后端拦截到路由,找到对应组件,准备渲染组件,所有的js资源在本地,排除了js资源的网络加载时间,接着只需要对当前路由的组件进行渲染,而页面的ajax请求,可能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如果是的话速度也会快很多。最后后端把渲染好的页面反回给前端。 注意:页面能很快的展示出来,但是由于当前返回的只是单纯展示的dom、css,其中的js相关的事件等在客户端其实并没有绑定,所以最终还是需要js加载完以后,对当前的页面再进行一次渲染,称为同构。 所以ssr就是更快的先展示出页面的内容,先让用户能够看到。 为什么seo友好呢,因为搜索引擎爬虫在爬取页面信息的时候,会发送HTTP请求来获取网页内容,而我们服务端渲染首次的数据是后端返回的,返回的时候已经是渲染好了title,内容等信息,便于爬虫抓取内容。
如何实现
大致对ssr有了一个了解,我们现在需要对实现整理一下大致实现思路和流程。
1.选择一个单页面框架(我目前选择的是react)
2.选择node服务端框架(我目前选择的是koa2)
3.实现核心逻辑,让node服务端能够路由和渲染单页面组件(这一点分为很多小实现点,后面说)
4.优化开发和发布环境自动化构建工具(webpack)
开始实现之前创建一个react-ssr项目,项目下创建client和server目录用于写客户端和服务端代码,webpack目录用于weppack文件配置。
1.react应用
安装react依赖,在client中创建好一个基础的react文件夹结构,并写好一个可以运行的有路由配置的应用,client文件目录如下:
2.server应用
安装koa和相关依赖,在server中创建好一个基础的服务端文件夹结构,并写好一个简单的可运行的后端应用服务。server文件夹如下:
3.核心实现
因为有仓库代码就不对基础代码做解释,现在我们有一个可以单独运行的react单页面应用和一个后端应用,他们都有各自的路由。接下来我们做改造,实现ssr的单页面模式(非单页面模式仅仅是做部分调整,因此这里只讲实现单页面模式)。
核心实现分为以下几步:
1) 后端拦截路由,根据路径找到需要渲染的react页面组件X
2)调用组件X初始化时需要请求的接口,同步获取到数据后,使用react的renderToString方法对组件进行渲染,使其渲染出节点字符串。
3)后端获取基础html文件,把渲染出的节点字符串插入到body之中,同时也可以操作其中的title,script等节点。返回完整的html给客户端。
4)客户端获取后端返回的html,展示并加载其中的js,最后完成react同构。
1)我们在客户端写react的时候,router常规的会定义一个数组,存放组件和对应的path,然后注册路由,如下:
上面说过,实现ssr就是实现单页面应用+首次服务端渲染,所以我们本身就是做的一个单页面应用。 现在实现了单页面应用,需要实现首次服务端渲染。 服务端的应用启动以后,接受到url请求,比如访问 http://localhost:9999/ ,后端服务获取到当前的path为/,这个时候我们就希望后端找到配置path为‘/'的上图的Index组件,对其进行渲染。 我们在client的router文件夹中建立两个js文件index和pages:
pages 里配置路由路径和组件的映射,代码大致如下,使其能被客户端路由和服务端路由同时使用。
在server路由中代码大致是这样的,在服务端获取到get请求以后,匹配路径,如果路径path是有映射页面组件的,获取到此组件并渲染,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步:后端拦截路由,根据路径找到需要渲染的react页面组件。
2)如上图,匹配到组件以后,执行了组件的getInitialProps方法(和nextjs的命名保持一致),此方法是一个封装的静态方法,主要用于获取初始化所需要的ajax数据,在服务端会同步获取,而后通过ssrData参数传入组件prorps并执行组件渲染。 此方法在客户端依然是异步请求。 这一步比较重要,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静态方法,而不是直接把请求写在willmount中呢。 因为在服务端使用renderToString渲染组件时,生命周期只会执行到willmount之后的第一次render,在willmount内部,请求是异步的,第一次render完成的时候,异步的数据都没有获取到,这个时候renderToString就已经返回了。 那我们页面的初始化数据就没有了,返回的html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因此定义了一个静态方法,在组件实例化之前获取到这个方法,同步执行,数据获取完成后,通过props把数据传入给组件进行渲染。 那么这个方法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根据代码截图来看base.js:
首先在client的pages里新建一个base组件,base继承React.Component,所有pages里的页面组件都需要继承这个base,base有一个静态方法getInitialProps,此方法主要是返回组件初始化需要的异步数据。 如果有初始化的ajax请求,就应该重写在此方法里,并且return数据对象。 constructor判断了页面组件是否有初始化定义的state静态方法,有的话传递给组件实例化的state对象,如果props有传入ssrData,把ssrData传递值给组件state对象。 base中的componentWillMount会判断是否还需要去执行getInitialProps方法,如果在服务端渲染的时候,数据已经在组件实例化之前同步获取并传入了props,所以忽略。 如果在客户端环境,分两种情况,第一种:用户第一次进到页面,这时候是服务端去请求的数据,服务端获取到数据后在服务端渲染组件,同时也会把数据存放在html的script代码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ssrData,如下图,react在注册单页面应用并且同构的时候会把全局ssrData传递给页面组件,这个时候页面组件在客户端同构渲染的时候,就可以延续使用服务端之前的数据,这样也保持了同构的一致性,也避免了一次重复请求。 第二种情况:就是当前用户在单页面之中切换路由,这样就没有服务端渲染,那么就执行getInitialProps方法,把数据直接返回给state,几乎等同于在willmount中执行请求。 这样封装我们就可以用一套代码兼容服务端渲染和单页面渲染。
client/app.js
再看看如何写页面组件,下面是页面组件Index的截图,Index继承Base,定义了静态state,组件constructor方法会把此对象传递给组件实例化的state对象中,之所以用静态方法来写默认数据,是想保证定义的默认state先传递给实例对象的state,接口请求传递的props数据后传递给实例对象的state。 为什么不直接写state属性而要加static,因为state属性会执行在constructor之后,这样会覆盖constructor定义的state,也就是会覆盖我们getInitialProps返回的数据。
注意:在服务端渲染环境下,执行renderToString的时候,组件会被实例化,并且返回字符串形式的dom,这个过程react组件的生命周期只会执行到willmount之后的render。
3)我们写好一个html文件,大致如下。 当前已经渲染出了相应的节点字符串,后端需要返回html文本,内容应该包含标题,节点和最后需要加载的打包好的js,依次去替换html占位部分。
index.html
server/router.js
4)最后客户端js加载完成后,会运行react,并且执行同构方法ReactDOM.hydrate,而不是平时用的ReactDOM.render。
以下是首次渲染过程大致流程图,点击查看大图
css处理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最核心的逻辑,但是有一个问题。 我发现在后端渲染组件的时候,style-loader会报错,style-loader会找到组件依赖的css,并在组件加载时,把style载入到html header中,但是我们在服务端渲染的时候,没有window对象,因此style-loader内部代码会报错。 服务端webpack需要移除style-loader,用其他方法代替,后来我把样式赋值给组件静态变量,然后通过服务端渲染一并返回给前端,但是有个问题,我只能拿到当前组件的样式,子组件的样式没办法拿到,如果要给子组件再添加静态方法,再想办法去取,那就太麻烦了。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库isomorphic-style-loader可以支持我们想要的功能,看了下它的源码和使用方法,通过高阶函数把样式赋值给组件,然后利用react的Context,拿到当前需要渲染的所有组件的样式,最后把style插入到html中,这样解决了子组件样式无法导入的问题。 但是我觉得有点麻烦,首先需要定义所有组件的高阶函数和引入这个库,然后在router之中需要写相关代码收集style,最后插入到html中。 后来我定义了一个ProcessSsrStyle方法,入参是style文件,逻辑是判断环境,如果是服务端把style加载到当前组件的dom中,如果是客户端就不处理(因为客户端有style-loader)。 实现和使用非常简单,如下:
ProcessSsrStyle.js
使用:
服务端返回html的内容如下,用户马上能够看到完整的页面样式,而当客户端react同构完成后,dom会被替换为纯dom,因为ProcessSsrStyle方法在客户端不会输出style,最终style-loader执行后header中也会有样式,,页面不会出现不一致的变化,对于用户来说这一切都是无感的。
至此,最核心的功能已经实现,但是在后来的开发中,我发现事情还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开发环境似乎太不友好了,开发效率低,需要手动重启。
开发环境
先说说最初的开发环境如何工作:
npm run dev启动开发环境
webpack.client-dev.js打包服务端代码,代码会被打包到dist/server中
webpack.server-dev.js打包客户端代码,代码会被打包到dist/client中
启动服务端应用,端口9999
启动webpack-dev-server, 端口8888
webpack打包后,启动了两个服务,一个是服务端的app应用、端口为9999,一个是客户端的dev-server、端口为8888,dev-server会监听和打包client代码,可以在客户端代码更新的时候,实时热更新前端代码。 当访问localhost:9999时,server会返回html,我们的server返回的html中的js脚本路径是指向的dev-serve端口的地址,如下图。 也就是说,客户端的程序和服务端的程序被分别打包,并且运行两个不同的端口服务。
在生产环境下,因为不需要dev-server去监听和热更新,因此只一个服务就足够, 如下图,服务端注册静态资源文件夹:
server/app.js
目前的构建系统,区分了生产环境和开发环境,现在的开发环境构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开发环境问题就比较明显,存在的大问题是服务端没有热更新或者重新打包重启。 这样会导致很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前端已经更新了组件,但是服务端并没有更新,所以在同构的时候会出现不一致,就会导致报错,有些报错会影响运行,解决办法只有重启。 这样的开发体验是无法忍受的。 后来我开始考虑做服务端的热更新。
监听、打包、重启
最初我的方法是监听修改,打包然后重启应用。 还记得我们的client/router/pages.js文件吗,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路由都引入了这个文件,所以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打包依赖都有pages.js,因此所有pages的组件相关的依赖都可以被客户端和服务端监听,当一个组件更新了,dev-server已经帮助我们监听和热更新了客户端代码,现在我们要自己来处理以下如何更新和重启服务端代码。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服务端打包配置里开启监听,然后在插件配置中,写一个重启的插件,插件代码如下:
当webpack首次运行之后,插件会启动一个子进程,运行app.js,当文件发生变动后,再次编译,判断是否有子进程,如果有杀掉子进程,然后重启子进程,这样就实现了自动重启。 因为客户端和服务端是两个不同的打包服务和配置,当文件被修改,他们同时会重新编译,为了保证编译后运行符合预期,要保证服务端先编译完成,客户端后编译完成,所以在客户端的watch配置里,增加一点延迟,如下图,默认是300毫秒,所以服务端是300毫秒后执行编译,而客户端是1000毫秒后执行编译。
现在解决了重启问题,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因为在开发的大部分时间里pages.js中组件,也就是展示端的代码更新频率会很高,如果老是去重启编译后端的代码,我觉得效率太低。 因此我觉得再做一次优化。
抽离client/router/pages单独打包
流程应该是这样的,增加一个webpack.server-dev-pages.js配置文件,单独监听和打包出dist/pages,服务端代码判断如果是开发环境,在路由监听方法中每次执行都重新获取dist/pages包,服务端监听配置忽略client文件夹。 看起来有点懵逼,其实最终的效果就是当pages中依赖的组件发生了更新,webpack.server-dev-pages.js重新编译并打包到dist/pages中,服务端app不编译和重启,只需要在服务端app路由中重新获取最新的dist/pages包,就保证了服务应用更新了所有客户端组件,而服务端应用并不会编译和重启。 当服务端本身的代码发生了修改,还是会自动编译和重启。 所以最终我们的开发环境需要启动3个打包配置
webpack.server-dev-pages
webpack.server-dev
webpack.client-dev
server/router,如何清除和更新pages包
至此,比较满意的开发环境基本实现了。 后来又觉得每次更新css都需要去重新打包后端的pages也没有必要,加上同构的时候css不一致,仅仅只有警告,没有实质影响,因此我在server-dev-pages中忽略了less文件(因为我用的less)。 这样会导致一个问题,因为没有更新pages,所以页面会刷新时会先展示旧的样式,然后同构完成又立马变成新样式,在开发环境中这一瞬间是可以接受的,也不影响什么。 但是避免了无谓的编译。
没有做的事情
封装成一个更有包裹性的三方脚手架
css作用域控制
封装性更强的webpack配置
开发环境下,图片路径会出现不一致
最初做自己小站的目的是学习,加上自己使用,因此有太多个性的东西。 从自己的小站中抽离了出来,已经删去了很多包和代码,只为了让他人更能快速理解其中的核心代码。 代码中有很多注释都能帮助他人理解,如果大家想使用当前库开发一个自己的小站,是完全可以的,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它。 如果是用于商业项目,推荐nextjs。 css没有做作用域控制,因此如果想隔离作用域,手动添加上层css隔离,比如.index{ ..... }包裹一层,或者尝试自己引入三方包。 webpack通用的配置可以封装成一个文件,然后在每个文件里引入,再个性修改。 但是之前看其他代码的时候发现,这种方法,会增加阅读难度,加上本身配置内容不多,所以不做封装,看起来更直观。 开发环境下,图片路径会出现不一致,比如客户端地址请求地址是localhost...assets/xx.jpg,而服务端是assets/xx.jpg,可能会有警告,但是不影响。 因为只是一个是绝对路径,一个是相对路径。
看完上述内容,你们对怎么实现ssr服务端渲染有进一步的了解吗?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者相关内容,请关注创新互联行业资讯频道,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