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教育是最划算的国防!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华商韬略(ID:hstl8888),作者:张静波。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创新互联公司专业为企业提供青羊网站建设、青羊做网站、青羊网站设计、青羊网站制作等企业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与制作、青羊企业网站模板建站服务,10多年青羊做网站经验,不只是建网站,更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整体网络服务。20世纪50年代,美国取代欧洲成为全球科技中心,私立大学居功至伟。
今天,在一场科技领域的上甘岭战役中,中国民办高校将扮演一种什么角色?
1“滑铁卢的胜利是在伊顿公学的操场上决定的。”
1825年,当击败拿破仑的英国陆军元帅惠灵顿,回母校观看板球比赛时,曾这样感慨。
尽管这个故事,在后来被证实,有虚构成分,但它却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而教育也的确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滑铁卢战役半个世纪后,亚伯拉罕·林肯在大西洋彼岸签署《莫里尔法案》:
广袤的美国中西部,1100万英亩刚从土著人手中征用来的土地,被作为教育种子基金,出让给了州政府。
这些地,比马萨诸塞州和康涅狄格州的总面积还要多!
此后若干年,52所公立大学在全美拔地而起。康奈尔、耶鲁、麻省理工等众多著名私立大学,也分享了这场盛宴。
在《莫里尔法案》颁布前后百年间,美国教会、富商巨贾们纷纷捐资助学,创办了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著名私立大学。
那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狂欢时代。
从1862年到1900年,美国大学数量从120所激增至1000所,10年翻了近10倍!
这期间,美国培养的工程师,比整个欧洲还要多。是他们,齐手将美国送上全球第一经济强国的王座。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兴的大学以优渥的条件,吸引着全球人才。
仅二战期间,便有数以万计的欧洲科学家移民美国,使得美国取代欧洲,成为新的全球科技中心。
由此,孕育出全球科技史上最绚丽的篇章。
1945年7月,曾在二战期间领导了美国科学研究和发展办公室(OSRD)的范内瓦尔·布什向时任美国总统提交了一份报告。
在这份名为《科学:无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中,范内瓦尔倾尽肺腑:
科学进步至关重要……过去我们指望欧洲,今后要靠自己。政府应大力资助基础研究,同时扶持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
这份报告为美国战后几十年的科技腾飞奠定了基础。
范内瓦尔的报告发布后不久,斯坦福大学教务长特曼创建了斯坦福工业园,将大片土地租给高科技公司,并鼓励学生创业。
特曼的举动,迅速吸引来全美的各路金主。沉闷的校园,开始激情涌动,学霸们纷纷带着原型产品,离开学校去创办公司。
从50年代到80年代,一个叫洛克希德的公司成为这里大的金主,而它的背后,是美国国防部。
政府的扶持、产业资本的推动、校园知识的输出……共同开创了半导体这个人类历史上最高精尖的产业之一。
这个后来被人称作硅谷的地方,也因此成为全球科技中心。
半导体只是一个缩影。
二战后的美国,在群星璀璨的大学,尤其是哈佛、斯坦福等私立大学的助推下,不断攀上核能、空间、生物医药等一个又一个科技巅峰。
2与美国私立大学撑起一片天不同,中国民办大学在过去几十年,走得跌跌撞撞。
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民办大学几乎绝迹。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又回到历史舞台。
百废待兴的经济,对人才极度渴求。大学却又10年不招生,将大量知识青年挡在门外。于是,1977年高考一开闸,公立大学立刻被挤爆。人们都在企盼,社会力量的更多参与。
尖锐的供需矛盾下,49岁的清华大学教授傅正泰,于1984年创办海淀走读大学,成为新中国社会力量办大学的第一批试水者。
同年,郑州大学讲师胡大白因伤残疾,不得不离开学校,办起了自学考试辅导班。以此为起点,她一手创办了黄河科技学院。
在那个民办教育野蛮生长的时代,无论傅正泰还是胡大白,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直到1993年,国家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民办教育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得到认可。
次年,黄河科技学院和海淀走读大学一道,成为第一批从事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
国家的认可,极大提升了民办教育的积极性。自1994年起,以北京为始发、西安为龙头,民办大学在全国尤其江浙沿海地区,遍地开花。
但真正的爆发,还要等到1999年。那一年,全国高校扩招,踌躇近20年的精英教育第一次走向大众化、普及化。
随之而来的,是民办高校的狂欢。尤其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更是将这场狂欢推至高潮。
2000年,全国具备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仅39所。到2019年,已增至735所,在校生650万人,占比近四分之一。
尽管在学生规模上,民办高校已蔚为壮观,但实力与公办大学仍相差悬殊。
长期以来,由于尴尬的身份,民办高校很难拿到国家的资助,办学主要靠学费。这导致,实力本就逊人的民办高校,学费比办公大学还要高,招生难度很大。
经费的短缺,还导致民办高校很难招到优秀的师资,即便招到也很难留住。
生源不好,师资力量又薄弱,最终的结果是,毕业生质量不尽如人意,也很难从社会上获得捐赠。
在西方国家,社会捐赠是私立大学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以美国为例,排名前20的学校每年获得的捐赠超过120亿美元。
仅布隆伯格一人,2018年给母校霍普金斯大学的捐款,就高达18亿美元。
而根据Cuaa.Ne的数据,过去40年,全国高校的校友捐赠,总额不到370亿。这其中,大部分还流向了公办大学。
类似美国历史上那种利兰·斯坦福豪捐数千英亩土地建校,约翰·洛克菲勒斥巨资创办芝加哥大学的场景,目前还很难在中国看到。
缺少大资金来源的中国民办大学,空有灵活的机制,很多时候,却无法培养出某些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公办大学由于某些僵化的机制,始终难以在基础科学上获得重大突破,以致钱学森抱憾而终: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1996年6月,33岁的李书福在临海秘密筹建了一个工厂。一年后,他向外界宣布:吉利将进军汽车业!
质疑声铺天盖地而来,但比质疑声更棘手的,是人才短缺。
自幼喜欢车并对汽车颇有研究的李书福当然清楚,做汽车需要人才。可当他到学校去招人时却发现:现行教育体制下,很难找到需要的人。
没办法,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就在进军汽车业的当年,吉利在浙江台州创办了第一所学校——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
一开始,李书福只是想培养汽车人才,没曾想,这一干就干成一辈子的事业。
31999年,他更进一步,在北京创办吉利学院。紧接着,是2005年的三亚学院、2012年的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2020年的湘潭理工学院。
这些“吉利系”的民办高校,20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15万人才,目前在校生超过5万人。
他们中有的人,毕业后留在吉利,但更多人走向了社会。在李书福心中,吉利“始终坚持非营利办学,只有投入,没有经济回报,也不追求任何经济回报”。
以吉利学院为例,其下设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
2005年创办的三亚学院,更是国内成长最快的综合类民办大学,连续四年跃居中国综合类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二位。
成绩虽然斐然,但一路走来,荆棘密布。
刚开始办学,由于经验不足,走了许多弯路,以致学校对吉利汽车的反哺,并没有达到李书福的期望。
为了加强产学研结合,他开始大力推行“校企结合”,让学生尽快过上学徒生活。
现实的困难还在其次,更大的阻力,来自民办高校的身份问题。多年来,李书福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多次呼吁给予民办高校更公平的待遇。
办学虽然艰难,但李书福却乐此不疲。教育始终是他心底最柔软的情怀。
就在吉利学院成立的那一年,刘积仁在沈阳创办了东软学院。
以此为起点,20年来,东软先后创办了三所本科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10余万人才,成为民办IT学历教育的领头羊。
李书福、刘积仁为了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走上了民办教育之路。而海外留学归来的施一公,更多是为了解开钱学森的“天问”。
近代以来,西方贡献了绝大多数的科学和技术,相比之下,中国却贡献寥寥。
这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头之痛。突围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像美国那样,举全国之力培养塔尖型人才。
2011年,在一次欧美同学会上,谈及中国教育的短板,有人建议:何不发挥所长,在中国创办一所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
在场的施一公,兴奋得一跃而起,心脏都快跳出来。
7年后,已是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他,毅然辞职,开始筹建那所梦中的西湖大学。
新组建的西湖大学,完全采取美国那种依靠社会捐赠的办学模式。这对于一个长期伏案工作的书生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好在社会各界给予了积极响应。郭广昌、马化腾、龚虹嘉等业界大佬,纷纷慷慨解囊。
最让施一公感动的是,一个叫邓营的企业家,一开始认捐3000万,但他的企业年营收只有一亿多。
事后想想,压力太大,想先捐1000万。没想到,邓营夫人知道后,在一次饭桌上,激动地向施一公表示:哥,我也要做创始捐赠人。
施一公愣住了,根据协议,创始捐赠人的门槛至少一个亿!
事后,邓夫人告诉自己的孩子:妈妈对不起你,把留给你的一个亿,捐给了西湖大学。
社会各界的支持,让施一公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西湖大学就是我生命中的这件大事。”
4“教育是最划算的国防!”
2019年,华为遭遇一连串打压,生死攸关。但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却只谈教育,避谈华为。
在他看来,华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问题。“如果我们农村的孩子二三十年以后好多都是博士硕士了……国家就有未来。”
任正非的忧虑,同样也是施一公的忧虑。
过去几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了全世界最多的工程师,其数量超过美、日、欧的总和。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
但在基础科学领域,我们与美国的差距依旧悬殊。
十几万人,瞄准同一个城墙口,持续冲锋。这是华为过去30年的成功经验,也是美国精英教育的本质,快乐教育不过是幌子。
创办西湖大学,是施一公等人跳出窠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一次尝试。
在此之前,国内高等教育普遍走的是大众化路线,而西湖大学将培养目标放在顶尖的创新人才上。
不仅如此,它还彻底摒弃论文数量、引用率、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僵化指标,一切只看有无实质性进展、是不是学科最前沿。
目前只有三个学院的西湖大学,未来的目标是超越清华和北大。
西湖大学只是中国民办高校不断向上攀爬的一个缩影。
在美国取代欧洲,成为全球科技中心的过程中,私立大学居功至伟。同样,中国要想打赢科技领域的上甘岭战役,就不能公办大学一条腿走路,而需要更多体制灵活的民办大学作为补充。
在教育领域苦心耕耘多年的吉利,显然也并不愿止步于职业教育。
早在2014年,吉利学院就经教育部批准,开始了本科教育。时隔5年后,吉利学院又翻开新的篇章。
2019年5月,北京大学和吉利学院签订协议,战略支持吉利学院创新发展。
根据协议,未来5年,北京大学将选派学术领军人士,充实吉利学院团队,同时支持后者展开研究生教育。
双方还将瞄准全球科技产业前沿,打造多个具有全球先进水平的学科专业群,以便将吉利学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作为一所全球一流大学,这是北京大学第一次给予民办高校全面支持。
不仅如此,北京大学还将在吉利学院的成都新校址,永久设立北京大学西部研究院,以支持西部大开发。
随着科技领域打响上甘岭战役,国家也在政策层面给予了更多支持。2018年重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拓展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空间。
受此激励,越来越多像吉利学院这样的民办高校,正跃跃欲试。
中国民办教育的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