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这不是一场国产奶粉与洋奶粉的对决,而是一场合格奶粉与不合格奶粉的对决,公平竞争对不公平竞争的取代。
人大代表为什么要提议限制大家买洋奶粉?到底还能不能买洋奶粉了?作为人大代表,明知道自己的提案会昭告天下,为什么还如此大胆?还是这里面另有隐情?文章来源:砺石商业评论(ID:libusiness),作者:张帆,编辑:张军智。
10年的杏花岭网站建设经验,针对设计、前端、开发、售后、文案、推广等六对一服务,响应快,48小时及时工作处理。营销型网站的优势是能够根据用户设备显示端的尺寸不同,自动调整杏花岭建站的显示方式,使网站能够适用不同显示终端,在浏览器中调整网站的宽度,无论在任何一种浏览器上浏览网站,都能展现优雅布局与设计,从而大程度地提升浏览体验。成都创新互联公司从事“杏花岭网站设计”,“杏花岭网站推广”以来,每个客户项目都认真落实执行。最近,人大代表李翠枝关于“将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商品清单中剔除”的提议,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切断洋奶粉购买”的提议,让网友炸了锅。网友高涨的情绪之下,甚至形成了“人大代表限制大家买洋奶粉”的言论。
孩子的奶粉问题可是天大的事。为什么要限制大家买洋奶粉?到底还能不能买洋奶粉了?作为人大代表,明知道自己的提案会昭告天下,为什么还如此大胆?还是这里面另有隐情?
带着这些好奇,笔者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一番梳理。
1、代表提了什么议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提出的“对跨境电商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实行与其它产品相同的一般贸易税率,或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引起社会热议。
如果“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后,他们需要走一般贸易进口海关检测程序,这对其它途径进口的奶粉会更公平。也就是说,代表的提议,只是加强对它的监管力度。但从字面上断章取义,就很容易理解成网友说的“限制大家买洋奶粉”。
这条建议提出的背景和意图到底是什么?对于网民的热议,提议者怎么看?《南方日报》对李翠枝进行了访问。
她说:“引起大家的讨论,我觉得这也说明了这件事情值得关注。”“这些年跨境电商发展很快,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我国的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监管制度还有待完善,监管力度不足,所以质量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一直以来,我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要通过备案、报关、检验检疫等一系列程序,才能进口到国内进行销售。但跨境电商奶粉规避了国外工厂需要通过国家认监委认证的要求,规避了严格的配方注册,规避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要求,规避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每月抽检。大量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从口岸直接发往邮局然后到达国内消费者手中。
检验检疫程序的减少,进一步放大了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监管漏洞,使食品质量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假冒伪劣商品与质量安全不合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经由跨境电商销售提供了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婴幼儿配方奶粉全球化的产地与采购目的地致使跨境电商产销环节不可控风险指数化增大。涉及国别数量迅猛增加,对应的不同国家食品生产和质量安全标准存在差异,即使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也无法明确其风险源头,不能对其及时进行风险治理,使食品安全风险加大。
近年来,跨境电商进口婴配粉出现的问题不断增多:2019年,就有42款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乳制品因质量问题,登上了国家进口商品的“黑榜”;2018年央视新闻报道,西班牙捣毁了一个包装假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地下工厂,这些假奶粉经由海外网购渠道主要销往中国市场。
“我希望从监管方式、监管工具以及产品抽检方面加强监管,从严管理。无论从什么渠道购买婴幼儿配方奶粉,无论多少钱购买的,产品质量都必须是过关的、安全的,才可以放心给孩子吃。”
面对网友的强烈质疑,李翠枝说,“从行业角度,从工作职责角度,从代表履职尽责角度,我还是希望国家能够加强或者改善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品质量情况监管,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放心享用自己购买的产品,我也会持续关注和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她的提议引发的,到底是不是国产奶粉与进口奶粉的战争呢?
2、符合标准奶粉vs不合格奶粉2016年,我国正式推出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每一款婴配粉进入中国市场都必须严格注册,中国的奶粉市场准入门槛堪称全球高之一。
根据规定,婴幼儿奶粉的配方注册流程如下:受理机构--线上申请(登录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和申请材料)--书面申请(3个工作日内将申请资料递交评审机构)--审评机构对申请材料以及产品配方声称与产品配方注册内容的一致性进行审查,对申请人开展现场核查,组织检验机构开展抽样检验,组织专家对专业问题进行论证--出具现场核查报告--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参与现场核查--根据审评结论作出准予注册的决定。
截至2020年4月7日,全球仅有166家工厂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通过了我国市场监管总局的注册批准。其中境内工厂115家,共有配方980个;境外工厂51家,共有配方313个。21个国家的境外生产企业,通过海关总署工厂注册,其中15个国家的工厂已有婴配产品通过了配方注册。也就是说,获得国家批准的奶粉里面,不只有国产奶粉,也有洋奶粉。
在如此严格的审批制度之下,不仅国内的中小品牌和贴牌奶粉企业纷纷退出市场,许多国外奶粉品牌由于配方注册难以达到中国的标准,也被挡在了国门之外。据统计,仅在奶粉新政实施之后的两三年中,大量的中小品牌和贴牌奶粉淡出市场,终结了国内市场2000多个婴幼儿奶粉品牌的乱象。
中国的监管部门对配方注册奶粉,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监管措施。奶粉不仅需要批批自检,在市场流通时,还需要接受国家监管部门的月月抽检,一旦抽检不合格会被全国通报,产品下架召回,一年内两次不合格可能被直接吊销配方注册证书。
由于严格的监管,国内无法达标的奶粉企业,只有退出市场的“死路一条”。但很多国外奶粉品牌,想到了跨境电商这一“蹊径”。跨境电商奶粉,不需要通过严格的配方注册,不接受海关入境检验,不接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月月抽检。国外无法达标的奶粉产品,不但可以光明正大的以跨境电商的名义在中国市场销售,还可以享受低于获得批准文号的正规进口奶粉(实行一般贸易税率)的优惠税率。
这最后坑害的还是中国消费者和中国的婴幼儿。毕竟,海外奶粉制假早就不是新鲜事了。2017年,马来西亚出现了美赞臣的仿冒品,一位宝宝疑似喝下假奶粉后狂吐不止。2017年3月,立陶宛查获1.8万盒仿冒爱他美德国版的假货,重量达11吨。2018年,广州海关曾破获价值1.68亿元跨境电商走私婴幼儿配方奶粉大案。海关总署也多次明确提示,谨慎购买直邮海外奶粉。
2018年,新京报报道,西班牙警方查获一万三千多罐假冒国际品牌的婴幼儿奶粉。这批奶粉在毫无卫生条件保障的情况下,假奶粉被手工填充成国际知名品牌的奶粉产品,正打算被批量销往中国。这批奶粉包装前成本仅为一欧元每公斤,也就是人民币8元,毫无营养,甚至比不上一杯糖水。
有问题的不只是假冒产品和小品牌奶粉。2018年全球第三大乳企“法国兰特黎斯集团”旗下的卡翁喜丽雅乳品厂,生产的奶粉被发现感染了沙门氏菌,导致法国喜丽雅(Celia/Celi)、美国赐多利(stolle)、韩国妈咪爱(OFMOM)这三个奶粉品牌的配方注册不被我国批准,难以进入中国市场。但仍有不良商家以跨境电商代购为途径,将类似的产品输入国内,还能享受更低的税率,给消费者带来了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主要分四大类,一是国产奶粉,使用国产与进口原料,由中国乳企或外资在华乳企在中国大陆工厂生产加工;二是国行奶粉,使用国外原料,由国外乳企或中资海外乳企,在国外按照中国国标生产加工后一般贸易进口。前两者无论是国产还是洋奶粉,都可以通过商超、专卖店、母婴店等线下渠道和电商等多种渠道销售。三是跨境电商奶粉,使用国外原料,由国外乳企或中资海外乳企在国外以生产国标准生产加工,不符合中国国标,入境只检疫不检验;四是代购奶粉,严格来讲属于走私,游走在法律边缘。
据业内人士介绍,跨境电商的货物进口流程是:电商企业--国外统一采购商品--通过空运、海运等方式--运达保税区--存放指定的海关监管保税仓内--消费者网上下单--电商企业根据订单将商品打包--办理海关、检验检疫等通关手续--以个人物品的形式申报出区,并代缴行邮税--物流企业将邮包派送到消费者手中。根据这一流程,电商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只扮演采购中介的角色,严格来说并不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负责。消费者利益一旦受损,也无处追责。
在制度和责任的真空地带,就为很多灰色产业提供了可乘之机。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已成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隐患。因此,这位代表“建议将婴幼儿奶粉从跨境电商商品清单中剔除”,断章取义的误读之下,“一刀切不让买进口奶粉”的误解,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和抵制。再加上可能影响了一些固有群体的利益,反对的声音就更加鱼龙混杂。
其实,剔除之后洋奶粉不是进不来了,只是需要一视同仁地按照正常的手续过关检测而已。跨境电商也可以正常售卖奶粉,只是需要走正常的进出口流程进入国内,监测、检验更严格。
婴幼儿奶粉这种比较敏感的产品,甚至关乎孩子一生的健康,实行严格的检测是必要的事情。管理的规范化、严格化,是对消费者权益和市场公平的双重保护。大家买洋奶粉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规避那些产品安全上的坑,但在这样一个监管的真空地带,自然是应该用制度为孩子的健康设立一道安全屏障的。
因此,这不是一场国产奶粉与洋奶粉的对决,而是一场合格奶粉与不合格奶粉的对决,公平竞争对不公平竞争的取代。
3、兼听则明国民健康是个很大的事情。当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乳糖不耐受等等问题,大家对牛奶的态度会各有不同。前一段时间,张文宏“建议早上喝牛奶,不要喝粥”就引起了热议。其实温家宝很早就提出过“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说法。将这个事情,理解成代表、专家、领导,要给每个人强行“灌牛奶”,是大可不必的。
用更好的营养品去缔造更健康的国民身体,的确是一件对国民健康极为有利的事情。曾经因为矮小被称为“小日本”“倭寇”的日本人,在二战之后开始提倡喝牛奶,使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增高了近20cm。身体的强壮不但是国民健康水平的体现,也会减少国家负担,促进社会活力。
在查资料中笔者发现,在很多育儿书上对于洋奶粉的质量担忧,对洋奶粉不比国产奶粉差的说法,也不断在提。但在舆论的风口浪尖里,很多人都不敢站出来再讲这件事了。稍微说点支持的声音,就会被认为“代表同党”,面临舆论压力。
误解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争执和内耗,甚至会撕裂一个社会的共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需要网民的监督。但大众也要避免舆论的一边倒,更要避免成为舆论操控者的帮凶。应该有“兼听则明”的胸襟,通过冷静的分析,进行自己理性的判断。断章取义导致的这场舆论乱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大众的角度说,一方面有对相关知识本身的缺乏导致,断章取义导致的误读。网络舆论的快感来自于对权威的颠覆,所以感觉其所作所为存在瑕疵的时候,阴谋论的指责和嘲讽就很容易产生。再加上如果有一些利益受害者煽风点火的话,舆论就更容易被带跑偏。
但其实,提议的目的是为食品的安全增加一道屏障,相信任何一个父母,都不会介意为孩子的健康多一道保障。
商业一定是在公平有序的市场里,进行理性的竞争。国产奶粉和洋奶粉同台竞争的状况会长久的存在。代表的提议也无非是给行业营造一个更公平的环境,不只是给国产奶粉,相信也是给洋品牌的。
而未来的中国要成为强国,必然少不了,理性的公民,为企业发展、社会的腾飞缔造良好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