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网专注成都网站设计 成都网站制作 成都网站建设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服务热线:028-86922220

网站建设知识

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IDCC2020深圳站】科华恒盛林清民:新基建下的数据中心产业布局

2020年8月13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首站“IDCC2020大湾区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

创新互联坚持“要么做到,要么别承诺”的工作理念,服务领域包括:成都做网站、成都网站建设、企业官网、英文网站、手机端网站、网站推广等服务,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孝南网站设计、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

本次“IDCC2020融合线下、线上会议优点,首次以现场会议+线上多平台直播的方式,让任意地点的观众随时参与,实现了一场真正同时覆盖全球的行业盛会。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清民先生在IDCC2020深圳站现场发表了题为《新基建下的数据中心产业布局》的主题演讲。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清民

林清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还有同行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科华恒盛林清民。科华是以设备发展起来的,所以原来在电源包括解决方案这块起步。我本人是在2009年开始就进入了数据中心领域,从设备转型向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我们2014年开展投资建设数据中心。我的经历也是跟着中国云计算十年的发展,在这个行业里参与进来,算是一个参与者,也是其中一个建设者。今天刚好新基建议题下,我也把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一些考虑和科华做的一些事情跟各位同行、朋友做一个分享。

往前看2008年,当时经济危机时,政府推出了四万亿投资,传统基建“铁公基”建设。虽然当时推出来也有不同的声音,说强心剂的注入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我们通过这十年过来看,现在的发展,当时的投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支撑。

这次疫情突然间出现,尤其在中国是第一波袭击,中央政府快速的新基建的推出,应该也是吸取了当时四万亿投资带来的利好。随着这一块疫情的发展,我们感受到很多行业都纷纷没事情干了。但我的感受,从春节过后大年初十开始到现在就没有停过,整个工作量包括工作强度比以往更强。所以倒过来我们也要感谢刚好踩到这个风口,在新基建领域里能够参与进来。中央政府推出七个行业,定义为新基建,我们在数据中心领域里,大数据中心本身是我们在干的行业,5G、人工智能包括工业互联网跟我们的数据中心是强关联的,包括电动汽车和城际,也是跟数据中心是基础。我们认为数据中心是整个新基建里基础中的基础。它的整个市场在这个领域应该达到万亿市场规模。

看一下中国云计算市场(见PPT),这几年增长的复合度达到30%左右,预计到2022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近3000亿,公有云市场1700亿左右的规模。这块最基础的支撑还是数据中心。亚马逊整个服务器听说已经突破了300万台,中国国内的头部企业,据了解像腾讯就是一百二三十万台,可能阿里还更少一点。未来在云计算发展的需求上,中国和潜力和空间还是非常大,带来对我们数据中心的需求应该是前景非常看好。

这个数据,郭总刚才讲的应该更真实,但它整体上讲是一个趋势(见PPT)。原来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大家看得到相应的比例,总体上这个需求是比较大的。

回到IDC本身的规模,权威机构的预测到2022年应该有3200亿的规模,基本同比增长在30%左右。我们现在这个行业里整个增长在将近30%左右。国际各行各业的经济很多都在衰退,但我们的成长性这么强,也看出整个社会形态包括生活的形态,从线下走到线上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逆的。

这么看来我们在新基建下,到底对我们行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认为有几方面。

一是大型数据中心逐渐兴起。随着5G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它带来的海量数据包括集约化发展,另外是原来很多小型数据中心能耗非常高,平均到2.3以上。数据中心应用的耗电量非常厉害。在大型数据中心集约化需求,大数据的处理,已经是一个趋势。我们能看到很多头部企业像BAT,他们现在都是几十兆,未来到一百兆的规模在集中。对云计算整个集中方向,是一个大趋势,它对降低成本包括减少分散式运维的能力,带来一个大趋势。大型数据中心可以快速的增加。

二是云端变成“云+边+端”的趋势,边缘计算的发展,很多数据已经在边缘侧处理。但如果完全到云中心处理,应该云中心的压力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往边缘计算的方向,“云+边+端”的趋势是一个演变过程。

三是城市协同发展加速形成。原来更多在北上广应用,现在北上广应用带来的是对整个城市的压力,包括对能源指标的要求。还有快速发展形成的建设成本也比较高,会带来一线城市跟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趋势,华北、华东、华南周边在发展。

四是市场格局呈现多元化发展。三大运营商里,他们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应的资源优势,占了70%的份额。第二个是第三方IDC,像科华和同行这样的企业,利用快速部署和灵活还有专注、专业的服务能力,也占领了一席之地。第三个是BAT头部企业用自建数据中心的方向。随着新基建的发展,我国很多新的机构包括资金、资本都纷纷进入这个领域里。所以市场格局呈现多元化也是一个趋势。

整个新基建对数据中心发展的影响,我认为对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有几方面的看法。

一是两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缓解建设成本包括运维的压力,数据中心越来越集中,会出现数据中心的个数减少但体量越来越大,在云计算核心的应用上。二是边缘计算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以前中型几百个机柜的,未来可能逐步会整合掉,因为它整个运维成本、建设成本比较高,但它的运维成本高,真正要进行大数据的处理和支撑又不够。如果是边缘计算的支撑又过大,所以这块会逐步缩减甚至淘汰,大型趋势和边缘应用两极分化。这块也使得我们对快速部署,大型数据中心从原来常规机房转向模块化、预制化、集装箱式的布局。大家应该都看到,我们大型基地的快速部署。二是小型数据中心也快速部署、标准化。未来数据中心在工程这块的量会越来越少,工程在工厂预制已经是非常大的趋势。我们也正在参与不少这类项目。智能化运维也是一个大趋势。大型数据中心用更多人工智能来智能运维,小型数据中心更要用智能运维,来缓解运维的压力。

二是差异化建设趋势。以前我们建设都是往单机柜,10安培、20安培、30安培。但现在已经看到一个问题,包括科华这七八年的建设过程,我们刚开始只是常规的标准化机房建设,到后面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客户开始要整改。这就是个性化的需求出来了。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金融行业要求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标准、规范,反而对其他方面比如节能包括成本低一点,不是太关注。互联网要求的是高电,计算能力要强,所以互联网的客户进来是把机柜的电用得满满的,基本没有漏,有漏的地方都要用完,更注重的是高电高密度,注重大容量低延时。我们还有一个制造业边缘计算,它的边缘侧处理。未来对数据中心要支撑,还是要支撑这些不同领域的个性化需求。

我们科华在干这个事情,感受很深。这一定是趋势。未来我认为标准化的数据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提前布局一定要定位清楚,你的机房到底是为哪个行业服务的。未来数据中心要为各个行业做服务,这也挺难的,所以不同数据中心还是要做好自己的定位,对哪一个领域哪一种框架的客户定位,让你建设的标准就更针对客户,对整个运营包括建设过程还有客户入驻过程的改造会减少,对整个数据中心的可靠性会得到提升。

三是随着数据中心的发展,据权威机构的统计说数据中心的用电占到全球用电资源的3%,是非常巨大的。随着体量越来越大,包括云计算的要求成本更低,成本低有几个,除了建设成本,包括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很重要的一点是用电,用电成本占到整个运营成本60%、70%的比例。节能绿色趋势成为主旋律。一个制冷的节能技术是数据中心建设阶段大家不断在探索的,好像最有效果的是把制冷尽可能降低。从北京、上海到广东,天气越来越热的地方对PUE的要求越来越低。这个行业大家非常关注怎么样降低能耗,绿色节能是一种趋势。这就产生出整个行业里能够越来越大的队伍进来,专门研究智能、节能技术,从原来的风能到液冷等各种技术的应用,变频技术的应用包括虚拟化技术。另外是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把风能、太阳能新能源利用起来,能够降低PUE。这是大家共识的趋势。

四是数据中心与网络建设协同。我们认为有几点,一是对边缘计算,海量数据的发展和计算,在云管边的支撑,支撑边缘计算的要求。我们认为在边缘计算场景化通过建多级的协同网络边缘计算支撑,还有一个是低时延、高可靠的数据中心直连网络。我们现在在大型数据中心,很多偏远的地方,跨地区的数据中心资源应用就要靠数据中心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和网络的协同性会越来越强。我们认为在整个数据中心的发展布局,从这几个方向。

下面介绍一下科华在这方面做的一些事情。

我们跟科华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新基建产业打造可靠的基石。

科华是1988年成立,做UPS起家,做部件电源,一直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支撑。我们整个阶段,到1996年获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上市,2009年是时我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看到了未来数据中心应该是一个方向,所以当时组建了数据中心团队,从电源延伸到机房。因为我们制造产品的经验能力延伸到解决方案,2009年开始就转型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帮行业用户提供设计、产品建设支撑。踩进这个点是无意中踩进来,跟中国云计算的发展有点同步。我们往上走的过程,2014年看到了机会,所以从这几年积累的经验,进入了IDC的运营商,我们在北京投资建设第一个数据中心,400多个机柜,2015年还是布局北上广,都是规划3000个机柜的规模。2014年开始到现在没有停歇,已经实现了25000个机柜的应用量,目前还拿到腾讯两个基地的项目在建设。年底交付接近30000个机柜规模能力。科华从设备制造商转型方案提供商到IDC运营商,经过这几个过程。

我们11年的IDC基础经验也刚好伴随着中国云计算的发展,踩上了风口,还是蛮幸运的。

这里面我们做了哪些事情?科华最强的优势在于设备。我们在32年的研发制造和服务能力,构建了比较完善的云基础产品线,有11年整体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包括电源、制冷、IT微环境、供配电产品、运维产品、微模块、集装箱数据中心,对产品的充分理解能力,我们有这个做支撑。以这个为基础,我们有五大制造基地,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上,是科华的强项。

这十年时间在云基础领域的应用,尤其是2014年以后我们自己投资建设数据中心,在整个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里进行了布局,现在我们云集团有700多人,涵盖了咨询规划到产品方案、集成管理、工程建设、运维管理。科华原来干UPS,所以对运维管理这块的要求非常高,使得我们整个数据中心这么多年下来非常好。科华现在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可以为行业做更多支撑。

这是我们的产品,坚持产品集成化、工程产品化的方向,科华懂研发、懂产品、懂制造,这些都是科华的产品线,包括微模块数据中心,获得国内市场的第一。包括预制化,我们现在在建设腾讯的几个基地都是这种方式快速部署。我们把科华的设备品质管控能力延伸到工程级的品质管控,能够实现快速部署高品质数据中心,充分在IDC领域做支撑。

在实现运维这块,我们实现了智能化、集约化、无人化、高效节能。利用我们研发的AI技术包括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在我们的数据中心里不断的实施。

数据中心最终为实现客户价值还是运营,我们的机房建好由客户入驻,我们发挥我们的优势最终实现客户价值。刚才郭总讲我们数据中心有很多空着,如果机房建好了空着可能带来很多浪费,我们在这块也有相应的支撑。

科华32年高端电源还有11年IDC解决方案还有7年IDC运营,包括25000个机柜运营。这是我们做的事情。

这是我们在北上广几个地方现有的数据中心,规模都超过了3000个机柜,现在在运营五大数据中心,还有湛江两个,年底有七大数据中心。

科华的资质非常强。

这是我们一些典型客户,都是入驻到我们数据中心里租赁我们客户的服务,包括我们帮他们做深度建设和服务的客户。谢谢!


分享标题:【IDCC2020深圳站】科华恒盛林清民:新基建下的数据中心产业布局
分享URL:http://6mz.cn/article/cggeee.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