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Kinetics(运动学)涉及到物体运动的概念,而dynamics(动力学)则侧重于力和其作用的效果的研究。
成都创新互联主营工布江达网站建设的网络公司,主营网站建设方案,成都app开发,工布江达h5微信小程序搭建,工布江达网站营销推广欢迎工布江达等地区企业咨询
dynamics是描述运动原因的,是动力学。kinematics是描述运动状态的,是运动学(又译作动理学)。换句话讲,我们能说Kinetics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从宏观上来研究;而Dynamics是研究的是运动的原因以及如何产生的运动,从微观上来研究。
其区别在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定义,区别)运动学,从几何的角度(指不涉及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加在物体上的力) 描述和研究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力学分支。以研究质点和刚体这两个简化模型的运动为基础,并进一步研究变形体(弹性体、流体等) 的运动。研究后者的运动,须把变形体中微团的刚性位移和应变分开。点的运动学研究点的运动方程、轨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特征,这些都随所选参考系的不同而异;而刚体运动学还要研究刚体本身的转动过程、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更复杂些的运动特征。
动力学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作用于物体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是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动力学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许多工程学科的基础。许多数学上的进展也常与解决动力学问题有关,所以数学家对动力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弗洛伊德之后的许多心理学家都在新的方向上采用了心理动力学模型。弗洛伊德自己强调儿童早期是人格形成的阶段。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学家把弗洛伊德的理论扩展了,包括发生在个体的整个人生的社会影响和互动。
卡迪纳将心理动力学运用到人类学的过程有别于其它心理动力学程序,这可以从下述原则看出: 社会进化不是遵循着一种阶段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把每一社会当成一种自在的实体来加以研究。在这一点上,他赞同马林诺夫斯基和功能主义者的观点。 为了礼节一个社会的制度。必须重现该社会所面临的适应问题。人们承认,解决同一社会问题有很多途径;在某些部落中,由于饥荒,人口必须加以限制,他们认为杀死女婴的方法便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别的部落中,则靠吃小孩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社会制度是固定成型的关系,这类关系使个人能适应人为的和自然的环境。 社会安排的成功与否是一个重要问题。极端相对主义者认为,任何社会安排都有道理的看法是十分错误的。坏的社会安排会产生严重后果:给人类集团带来灾难,并且迟早会危及到整个文化。 可以用弗洛伊德的调查方法来找出社会制度与个人及其遗传传统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被称作个人人格变异的固定范围之内。社会中的个人通过相互作用创造出新的制度,某些制度促进了合作,另一些则激发了焦虑与盛怒。社会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前者。
谢富仁 张世民 舒塞兵 窦素芹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100085)
摘要 地壳形变、构造应力场分析较好地解释了青藏高原周边新构造运动时期的地壳动力学演化特征:在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期间,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主要受来自印度板块碰撞青藏块体产生的垂直边界方向的挤压,在高原周缘主要形成逆断裂;早更新世末期以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推挤,高原地壳挤压变形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在高原的东侧形成北西-南东方向拉张,构成了高原东部块体向东及向南东方向滑移的有利条件,从而导致高原周边的一系列断裂由逆冲改变为走滑。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构造应力场地壳形变
1 引言
青藏高原是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向北推挤欧亚板块,地壳缩短、加厚、隆升的结果。在持续强大的板块间会聚作用下,在高原的周边形成了一系列强度和规模均十分可观的走滑或逆冲走滑活动断裂,并导致破坏性地震频繁发生。中国大陆一些重要的地球物理场分界、深部构造的变异带也发生在这里。因此,研究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的地壳动力学环境特征无疑是对全面认识青藏高原演化机制的重要补充和对大陆内部地壳动力过程研究的积极尝试。
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的主要活动断裂包括:北部的阿尔金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北东部的祁连山—河西走廊逆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海原—六盘山左旋走滑逆冲活动断裂带,东北部的岷江、龙门山逆冲活动断裂带和东南部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这些断裂自第四纪以来,大多经历了由逆冲断裂向走滑断裂或逆冲走滑断裂的转化。
本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1~5,7,8,15~17],通过断裂滑动资料反演的构造应力场分析结果和地壳均衡作用产生的地壳加厚、减薄过程研究相结合,揭示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的断裂运动及地壳动力作用过程。
2 第四纪早期构造应力场
限于研究方法和观测条件的限制,对于早期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还十分困难,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由断层滑动资料确定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11,13,14],通过分期计算,可获得研究区范围内不同时期的构造应力张量。
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是根据一组含有断层运动特征的断层观测数据来确定这些断层所在区域的构造应力状态。该方法的实质是用计算出的断面上的剪应力方向拟合断面上的滑动方向,最终给出应力张量的4个特征参量,它们是三个主应力方向和一个反映主应力相对量值比关系的应力比因子R=(σ2-σ3)/(σ1-σ3)。
应力分期的计算方法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在N个观测数据中,如果有n个数据(n<N)是同期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那么,这n个断层的观测擦痕与其拟合的相应的应力张量在其断面上的剪应力方向之间的偏差要小得多。据此通过计算机调整,反复试算,最终确定出合理的应力分期及相应的断层运动组合[12,9]。
通过构造应力分期的计算方法,我们获得了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地区第四纪早期构造应力场分布概况(图1、表1)。由于受观测条件的限制,所获结果也只是早期应力场的一个大概轮廓。从表1、图1可以看出,高原北界阿尔金断裂带区域第四纪早期构造应力场主要为近南北方向挤压,应力张量结构为逆断裂型;高原北东缘地区,第四纪早期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应力张量结构以逆断裂型为主;高原东缘地区,第四纪早期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或北东东,其南段的川西和云南地区,主应力方向则为北东东或近东西,构造应力张量结构为走滑和逆冲断裂型。
表1 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第四纪早期构造应力张量特征
注:(1)谢富仁等,1989;(2)谢富仁等,1993。
依据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地区构造变形、断裂运动性质转化分析确定该期构造应力场的时间上限为早更新世末至中更新世[8]。
图1 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第四纪早期构造应力场
1—逆断层;2—正断层;3—块体运动方向;4—主压应力方向
AF—阿尔金断裂,QF—祁连山—河西断裂,HF—海原—六盘山断裂,LF—龙门山断裂,XF—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A至F—构造分区(见表1)
3 第四纪晚期(现代)构造应力场
对于青藏高原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已有不少学者通过震源机制解资料进行了研究。近些年我们又利用断层滑动资料进行了第四纪晚期以来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得出了在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的大多数地区与震源机制解和部分应力测量结果基本上类似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现代构造应力场在一个相当的地质时期内是持续稳定的。
通过活动断裂滑动资料反演确定的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基本格局为:在北部阿尔金断裂带区域(A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自西而东表现为北北东至北东东方向,应力张量结构为逆断型和走滑断裂型(图3、表2);在高原北东祁连山—河西走廊断裂带至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地区(B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自西而东表现为北东或北东东至近东西方向,应力张量结构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断裂带西段以逆断型为主,其东段海原—六盘山断裂带的广大地区为走滑型(图2、表2)。在高原东缘北段的岷江断裂和龙门山断裂带地区(C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表现为北东东或近东西,应力张量结构在龙门山地区为逆断型,在其以西的岷江断裂带则为走滑断裂型;在高原东缘南段安宁河—小江断裂带地区(E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方向;在安宁河—小江断裂带以西的鲜水河断裂带地区(D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构造应力张量结构为走滑断裂型;在滇西北地区(F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北西—南南东方向,构造应力张量结构特征为走滑断裂型(图2、表2)。
综合由断层滑动资料确定的构造应力场结果、震源机制解以及原地应力测量结果,可得出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一些基本特征:
(1)现代构造应力场作用在时间上是持续稳定的。由断层滑动方向确定的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特征与由震源机制解资料和原地应力测量所得区域现今构造应力场有着较好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反映了构造应力场作用在第四纪晚期以来是持续稳定的。
(2)现代构造应力场作用以水平挤压为主。绝大多数震源机制解的P轴和由断层滑动资料确定的构造应力张量的最大主压应力轴是近水平的,应力结构多为走滑断裂型,活动断裂的水平分量明显大于垂直分量(表3)。
表2 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第四纪晚期(现代)构造应力张量特征
续表
注:(1)谢富仁等,1989;(2)谢富仁等,1993。
图2 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现代构造应力场图
1—逆断层;2—正断层;3—走滑断层;4—块体运动方向;5—主压应力方向;6—地壳形态剖面线;A至F—构造分区(详见表2)
(3)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变化是协调的。尽管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性,但其总的变化趋势表现出较好协调性,其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从北西向南东,呈现出由北北东方向逐渐偏转为南南东方向的变化趋势。
表3 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一览表
①阚荣举等,1977。
(4)现代构造应力场具有分区特点。分区特点不仅表现在应力作用方向上不同,而且也表现在应力张量结构上的不同,受断裂构造和动力环境控制,主要分为走滑断裂型应力区和逆断裂型应力区(表4)。
表4 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现代构造应力分区特征
(5)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相对第四纪早期构造应力场发生了一个顺时方向的旋转(图1、图2)。
4 地壳形变特征
青藏高原的隆起可划分为早期的相对稳定期(古新世至中新世初期)和晚期的快速隆起期(中新世中晚期以来)[6]。在这期间,地壳在经历强烈构造变动的同时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均衡补偿作用。
4.1 相对稳定期
从古新世至中新世初,青藏块体从露出海面升至海拔1200~1500m左右,经历了漫长的4000多万年。这段时间构造运动相对稳定,在地貌上经历了漫长的、广泛的夷平过程[10]。横跨青藏块体、塔里木块体、阿拉善块体、鄂尔多斯块体以及华南块体,形成了和缓起伏、海拔几百至1500m左右的准平原。其相关沉积物在缓慢活动的凹陷区(譬如,青藏高原某些周边地区)得以保存,主要为粘土及粉、细砂级细粒物质。
由于地壳坐落在密度较为均一、有流体特征的地幔之上,因此,在地表经历夷平过程的同时,地壳则不可避免地经历着重力均衡过程。又由于地表最终形成了均一化夷平面,因此推断,地壳的重力均衡过程也是较为充分的。假设地壳密度是均一的,则重力均衡的最终结果必然形成均一的地壳厚度。这个均一的地壳,暂称之为基准地壳,以区别于中新世以来变形的地壳。
由于地表夷平过程实际存在的不彻底性,夷平面在青藏块体中心的海拔高度略高出块体边缘。因此,基准地壳厚度在青藏块体中心也偏大。阿拉善块体北部和鄂尔多斯块体,新生代以来无明显变形,地壳厚度为42~44km,可作为这里的基准地壳厚度;华南块体靠近海洋,其中部新生代以来变形不大,地壳厚度为40km左右,亦可作为这里的基准地壳厚度。
4.2 快速隆起期
中新世中期以来至第四纪是青藏块体快速隆起期,高原面在不足2000万年的时间内从海拔1200m升至5000m以上。这个时期以强烈的构造变形、火山活动以及变质作用为特点。形成于早第三纪的夷平面被破坏,中新统中期以来的沉积物中广泛发育了中粗砂、砾石等粗粒物质,说明地形起伏已很明显。与此同时青藏块体及周边地区的地壳也发生了强烈的缩短、加厚、褶皱和错断变形。在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地壳形变特征明显不同:
北缘西段(图3,革吉—沙雅剖面Ⅰ—Ⅰ′):与基准地壳相比,南侧的青藏块体地壳加厚16~24km;北侧塔里木块体地壳加厚4~12km;再往北,天山块体地壳加厚10km。
图3 革吉—沙雅地貌(a)和地壳形态剖面(b)
北缘东段(图4,玛多—阿拉善右旗剖面Ⅱ—Ⅱ′):南侧的青藏块体地壳与基准地壳相比,加厚14~18km;北侧阿拉善块体的南端地壳加厚12km,向北至中蒙边界逐渐过渡为基准地壳。
东缘北段(图5,都兰—富县剖面Ⅲ—Ⅲ′):与基准地壳相比,西侧的青藏块体地壳加厚14~16km,靠近青藏块体边缘,地壳快速减薄至基准地壳厚度;东侧的鄂尔多斯块体,西端地壳比基准地壳薄4km,向东逐渐过渡为基准地壳。
东缘南段(图6,巴塘—宣恩剖面Ⅳ—Ⅳ′):西侧青藏块体与基准地壳相比地壳加厚16~20km,靠近青藏块体边缘,地壳快速减薄;东侧华南块体的西端地壳比基准地壳减薄2km,向东逐渐过渡为基准地壳。
上述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北缘两侧地区均有地壳加厚的现象;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加厚现象到这里迅速衰减,其东侧的地壳厚度甚至减薄。这说明印度板块对青藏块体的推挤作用穿过青藏块体继续向北延伸,而在青藏块体的南东边缘,这种作用迅速减弱,受青藏块体北移产生的北西向牵引作用,其东侧出现局部的引张。
图4 玛多—阿拉善右旗地貌(a)和地壳形态剖面(b)
图5 都兰—富县地貌(a)和地壳形态剖面(b)
图6 巴塘—宣恩地貌(a)和地壳形态剖面(b)
5 动力学演化机制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对青藏块体内部的影响,除了纵向压缩变形外,还有横向推挤,这种推挤在塔里木块体和印度板块之间的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好似两个刚性硬块把它们之间相对塑性的物质侧向挤出一样。这种物质的侧向挤出导致了青藏块体内部及边缘块体的解体和运移。
地壳构造变形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北缘两侧广大地区均有地壳南北向加厚的现象,说明印度板块对青藏块体的推挤作用穿过北缘继续向北深入;至于青藏高原东缘,青藏块体地壳加厚现象到这里迅速衰减,而东侧块体的地壳厚度甚至比基准地壳还薄,说明印度板块向东的侧向推挤作用结束于青藏块体东缘,而青藏块体向北的移动对东侧块体产生了北西向的牵引作用,造成了东侧块体西端地壳的局部减薄。正是这种东侧华南块体西端的局部拉张提供了后期青藏高原东部块体向南东挤出的有利条件。
图7 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块体运动、构造应力场演化图
构造应力场的演化较好地解释了这一地壳动力学演化的过程,在新构造运动早期,也就是第四纪初期以前,青藏高原北东边缘地区主要受到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会聚产生的正面和侧面挤压作用。这一时期印度板块向北正面推挤青藏块体,与此同时,在其东北一侧产生了强大的侧压。这一侧压在阿萨姆楔体以东的缅甸、云南西部地区表现为北东东—近东西的强烈挤压,由此产生这一地区近东西主压的应力场(图7a),造成了以横断山脉为代表的一系列南北向的紧密束状构造和挤压带。而在阿萨姆楔体北东的川藏地区,则为北北东或北东的挤压。
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期间,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推挤欧亚大陆,在印度板块和塔里木刚性块体之间的青藏块体,在接受了长时期巨大的纵向压缩变形之后,开始大规模的横向物质转移,高原东部边缘由于受其东侧地壳减薄拉张环境的诱导,发生了块体裂解和向东、南东方向的运移,应力场重新调整。由于高原北东边缘块体的侧移,缓解了印度板块正面作用的横向压缩,使得原来印度板块对东部地区的侧压退居次要位置,由此形成了我国西南地区新构造后期应力场格局(图7b),这种应力格局自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形成以来一直延续至今。
6 结论
(1)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自新构造早期以来,经历两期主要的构造应力场作用。这两期构造应力场的调整转化大约发生在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第一期大约在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期间,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为最大主压应力作用在垂直高原边界的方向上,应力场结构以逆冲断裂型为主;第二期自早更新世末期以来至今,也即现代构造应力场,其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相对早期构造应力场发生了一个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应力场结构以走滑断裂型为主。
(2)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壳变形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自古新世至中新世初期,地壳表面经历了长期的夷平面作用,形成了海拔1200~1500m左右的夷平面,地壳则由于重力均衡作用,形成厚度较为均一的基准地壳(基准地壳厚度在北缘为42~44km。南东缘为40km左右);第二阶段,新近纪至第四纪,尤其是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从海拔1500m左右升至5000m以上,高原北部及外围地区地壳分别加厚16~24km和4~12km,高原的南东地壳加厚16~20km,其外围边缘地壳减薄2~4km。
(3)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地壳加厚或减薄的现象表明印度板块对青藏块体的推挤作用穿过青藏块体北缘继续向北延伸。而在青藏块体的南东边缘,由于受青藏块体的大幅度北移的影响,在其东侧形成了北西—南东的拉张。
(4)构造应力场的演化较好地解释了青藏高原北缘与东缘的地壳动力作用过程。早期在高原的东侧产生了强大的侧压,后期在青藏高原接受了长期巨大的纵向压缩的变形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横向物质转移,高原东部边缘由于地壳减薄拉张环境的诱导,发生块体裂解和向东、南东方向的运移,应力场重新调整。
参考文献
[1]丁国瑜,卢演俦.中国现代板内运动状态的初步研究.科学通报,1986,18:1412~1415.
[2]丁国瑜.有关青藏高原活动构造的一些问题.西北地震学报,1988,10(增刊):1~11.
[3]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海原活动断裂带.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4]国家地震局“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课题组.阿尔金活动断裂带.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5]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6]李炳元等.西藏第四纪地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7]谢富仁,刘光勋.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区域新构造应力场分析.中国地震,1989,5(3):26~36.
[8]谢富仁,祝景忠,梁海庆,刘光勋.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地震学报,1993,15(4):407~417.
[9]谢富仁,祝景忠,舒赛兵.鲜水河断裂带区域第四纪构造应力场的分期研究.地震地质,1995.17(1):35~43.
[10]杨逸畴等.西藏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1]J.Angelier.Determination of the mean principal direction of stresses for a given fault population.Tectonophysics,1979,56.1726.
[12]J.Angelier.Tectonic analysis of fault slip data sets.J.Geophys,Res.,1984,89(B7):583.
[13]E.Carey and B.Brunier.Analyse theorique et numerique d'un modele mecanique elementaire applique a I'etuded'une population de failles.C.R.Acad.Sci.,891894.1974,Ser.D,279-
[14]A.Etchecopar,G.Vasseur and M.Daignieres.An inverse problem in mierotectonic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t resstensors from fault striation analysis.J.Struct.Geol.,1981,3(1):51~55.
[15]P.Molnar and P.Tapponnier.Cenozoic tectonics of Asia:effects of a continental collision.Science,1975,189,4201,419~425.
[16]P.Molnar and H.Lyon-Caen.Fault plane solution of earthquakes and active tectonics of Tibetan Plateau and itsmargins.Geophy.J.Int.,1989,99:123~153.
[17]P.Tapponnier,G.Paltzer and B.Armijo.On the mechanics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Asia.In:Collission
Tectonics.edited by M.P.Coward and A.C.Reis.Geol.Soc.London Spec.Publ.,1986.19:115~157.